趣味数学课|让孩子动手操作 体验过程 建立数学思维能力
2006-12-06 09:56:45
趣味数学是东方金子塔学校推出的又一门极富特色、专门为适龄(5-6岁)儿童开设的新课程。
趣味数学课堂教学彻底打破了单调的常规模式,将枯燥、抽象的数学概念用生动活泼、充满趣味性的游戏等形式加以讲述,使数字在孩子的动手体验中鲜活、立体、生动起来,极富新意。让孩子们不再强记概念,定理和公式轻松掌握。
趣味数学课具有三个鲜明特色:
一、 系统化的知识内容拓展思维结构:课程把学前儿童可掌握的数学内容系统的划分为数、量、图形与空间、逻辑与关系四大领域,归纳了50个知识点,并有计划、有目的、承上启下地进行教授,知识的层次由浅入深,使学习循序渐进。
二、 操作化的学习材料激发学习欲望:儿童学习数学,要依靠具体形象的思维和作用于事物的动作。根据这个原则,趣味数学把让孩子掌握的有关知识都尽可能的转化成可操作的材料,让他们在玩中学。通过进行有目的、有要求、有主题、有规则的玩,进而达到学的目的。这样,将外在的动作进行浓缩和内化,最终在头脑中进行抽象和概括,能动地构建数学概念。
三、趣味化的教学模式符合认知特点:寓教于乐是孩子最易接受、最乐于参与的学习模式。趣味数学课看上去像美工课,孩子在圈圈画画、剪剪贴贴的过程中自然地亲近了数学。老师在看似无意、确是有意地点拨着孩子平日眼中有、思中无的问题,他们在互问互答、自问自答中让思维在疑问中扩散,在好奇中升华。
趣味数学开班时间虽不长,家长却报名踊跃,孩子的学习热情高涨。从现有的教学结果和家长反馈的信息得出:很多孩子由原来的不爱数学到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们除了会在课堂上积极计算,在生活中也变得爱思考了。他们学会了认人民币、认钟表,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等等与生活有关的数字换算与计算,理解了整体、局部与包含,有了初步清晰的推理和逻辑思维意识,极大丰富了对点、线和空间的想象力,动手能力也大大提高。许多本身就是搞教育的家长坦言,孩子有了这些基础,入学后就能很快融入到数学学习中,这对培养孩子自信和良好学习成绩的取得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帮助。
趣味数学编织的是钻石般的思维结构,通过在系统的知识结构中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,它搭建的是受益一生的数学基础框架。儿童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象,发展的实质在于思维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,这才是趣味数学课的真正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