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趣味数学》面面观
2009-05-06 11:22:18
什么是《趣味数学》?
《趣味数学》是专门为适龄入学儿童(5-7岁)开设的特色课程,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概念,以思维训练为主要目标,通过生动有趣的应用性训练,将数学知识融入到趣味游戏和动手操作中,让孩子在动手动脑中发展思维能力。
《趣味数学》有哪些特点?
一、系统化知识构建儿童思维结构。《趣味数学》儿童大脑认知习惯顺序,将学前儿童所需掌握的数学内容归纳了50个知识点,并根据各知识点内在联系,系统地划分为数、量、图形与空间、逻辑与关系4大领域,有计划、有目的、承上启下地设置课程。让孩子在知识的学习、巩固和运用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习惯、形成良好思维品质,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,系统构建儿童的数学思维。
二、趣味化教学契合儿童认知特点。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方式和途径,而数学语言却以简练和逻辑为特点。为了把抽象的数学符号变为生动活泼的形象符号,让儿童更乐于接受,更容易掌握,《趣味数学》将寓教于乐的传统教学理念移植到单调枯燥的数学教学中,让孩子在各种动手操作活动中,将抽象呆板的数学语言变为鲜活有力的游戏活动,让孩子在看图朗诵、动手动脑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操作学习法、阅读学习法、迁移类推学习法、发现学习法、尝试学习法等众多学习方法,让孩子通过饶有兴趣的认知方式轻松掌握所学的知识。
三、生活化教学指领儿童成长。数学源自生活,也必将为生活服务。让孩子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,这是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。《趣味数学》依托于儿童最熟悉与最感兴趣的生活事例,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、情景化,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,并将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渗透到每一节课程之中,让孩子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认知数学符号,掌握数学概念,形成数学思维,明白数理意义,亲近数学学科。
“趣味数学”教学力求让孩子在充分动手、动口、动脑中,实际操作、主动探索、理解记忆、获得知识、形成习惯、体验情感,提高数学思维、语言表达及计算能力,从而有效启迪儿童的数学心智。